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制资讯>刑事法律>罪名解读>
过失致人死亡罪
时间:2010-04-29 18:00 来源: 点击:

概念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

 

立案

根据刑第233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必须造成他人死亡,才构成本罪,予以立案追究。于未造成他人死亡,不以本罪论处,但是,如果导致他人重伤,构成的,应当以过失人重伤罪立案侦查。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秩序的犯罪。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的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责任能力人,因此,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7条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中的“杀人罪”明确界定为“”,其意在于此。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所确认。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惩罚。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疏忽大意才未能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的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其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失致人死亡区别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 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 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间接的因果联系;即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的。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和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所说的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定罪标准

罪与非罪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的界限。两者的共同点在于:(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如果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二、本罪与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其他过失犯罪的界限。刑法所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包含致人死亡的情况,仅就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结果来说,完全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条件。但是,由于主体要件的特定性、犯罪环境的特定性或者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尤其是犯罪所侵犯的其他客体更为突出,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刑法上就分别规定了其他罪名,而把该罪同时也侵犯的他人的生命权规定为一个情节一并予以惩治,所以刑法第233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表明刑法对包含致人死亡结果的某些过失犯罪,采取了特别规定优于普通规定的一般原则,有特别规定的从特别规定治罪。刑法另有规定的,如:刑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中致人死亡的;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第119条规定的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等致人死亡的;第136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以及其他法律中规定的涉及致人死亡的犯罪等。一般言之,刑法特别规定的包含致人死亡结果的过失罪的社会危害性,均较普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同或为大,因此,不论从法理上还是从者的立法意图上说,都在法律条文中明确体现出对特殊犯罪的相同的或。体现了我国刑法一贯坚持并于刑法第5条所明确规定的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并且有利于预防犯罪,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此罪与彼罪

一、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根据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1) 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以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2)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虽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于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有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中、行为人不仅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同时也不放任这结果发生,而是希望这种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即排斥、反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结果情况下、行为人仍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因而实施了该种行为。

2.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道求的杀害)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尤其要注意这样二种情况,即: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认为是意外事件而认定行为人无罪,而应对其以间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再罪客观方面来看,出于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险状态时,被告人就负有防止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仅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反而一声不吭甚至一走了之,从而导致了被害人因贻误抢救时间而死亡。

4.过失致人死亡后,行为人为逃避罪责又将尸体误为活人加以“杀害”以灭口的行为,不应只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一罪,而应对行为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对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二、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结果时的刑事责任的确定。

刑法第25条第2款明确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因此,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的确定应把握以下几点:分清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大小。由于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因此,也就无所谓主犯、从犯,对于几个过失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应查明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果关系,并据此确定确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各自的责任。确定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必须遵循两条原则:部分责任原则。因为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因此,不能要求某个过失行为人承担全部责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每个过失行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之和,必须同所造成的他人死亡的刑事责任相对应,、因此每个过失行为人只能承担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部分责任。(2)作用分担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各过失行为人在对他人死亡结果所起的作用上,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必然存在对危害结果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问题,这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由于过失犯罪中不存在主犯、从犯问题,所以,认定各过失行为人作用谁大谁小就成了正确确定其刑事责任的关键。司员必须根据有关事实,客观地加以认定,才能做到罪责自负,罚当其罪。

三、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对象,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标准

犯本罪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热点新闻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